千日红(学名为Gomphrena globosa L.),别名:百日红、火球花, 苋科、千日红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花果期6-9月。花色艳丽有光泽,花干后而不凋,经久不变,所以得名千日红。 千日红喜阳光、耐干热、生性强健,原产美洲热带,为热带和亚热带常见花卉。供观赏,头状花序经久不变,除用作花坛及盆景外,还可作花圈、花篮等装饰品。
芙蓉属锦葵科, 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茎具星状毛或短柔毛。叶大,阔卵形而近于圆状卵形,掌状5-7裂,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有黄褐色绒毛,花形大而美丽,生 于枝梢,单瓣或重瓣,花梗长5~8厘米,着生小苞8枚、萼短、钟形、10~11月开花,清晨开花时呈乳白色或粉红色,傍晚变为深红色。蒴果,球形。 芙蓉原产我国黄河流域及华东、华南各地,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称,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 蓉”。木芙蓉开的花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芙蓉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喜阳 光,适应性较强。
介绍了有机西红柿各个阶段的栽培技术及种植管理
银杏、山茶日常修剪技法
阳光玫瑰冬剪方法及参考依据
主要从3个方面对早疫病进行介绍,内容主要以识别早疫病特征和如何防治为主。
本文档通过对小麦虫害的类型、判断方法、多发地区、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小麦虫害防治提供合理手段及干预方式。
1、发生油斑状斑点:7-10月除了采收正期果外并行夏季修剪,而于11月下旬后生产二期果的枝条上叶片、花器及幼果等一般生长正常,但若遇气温急速下降的寒流来袭,则中、老叶的正面叶叶肉组织受低温刺激,初期转变成类似溶解性、不规则的浸油状黑斑,叶脉及叶背的叶肉组织仍保持浓绿色。至后期浸油状黑斑相互融合,周围叶肉组织呈枯黄且微脱水状,严重时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进而造成落叶,使树势生长衰弱。
龙眼属于常绿乔木,无患子科,龙眼属。树体高大可达20余米,胸径1米。树皮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薄片状脱落。叶片对生,叶片数多为偶数,呈羽毛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圆锥形花序,花多为顶生和腋生;花朵黄白色;雌花5瓣;雄花蕊为针状柱形,3~4月份开花。7~8月份结果。果实为球形,壳淡黄色或者褐色,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种子黑褐色,有光泽。 生长环境: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气候偏温和、无严重霜冻的地区栽培龙眼为合适。龙眼喜欢温暖,忌寒冷。在年平均温度为20~22摄氏度的地区,栽培龙眼较为适宜。最适应的年降水总量为1000~1600毫米;龙眼树为喜光树种。阳光充足有利于枝梢生长壮旺。对土壤适应性强。能在干旱、瘦瘠土壤上扎根生长。萌芽力强。酸碱度在5.5~6.5的酸性土壤,都适合龙眼树的生长。土壤含水量要求在13%以上。
(一)根的生长习性 龙眼树的根系与很多常绿乔木一样,由主根、侧根和吸收根组成。主、侧根主要起支撑树冠、输送和贮存养分的作用。吸收根由须根和毛细根组成。据观察,龙眼树吸收根的生长发育在一年之中有3个活动期:第一个活动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此活动期根系的生长量较少;第二个活动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也是一年中根系的生长高峰;第三个活动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根系的生长次于第二个活动期。 首先,根系的生长活动受地主部分,主要是枝梢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最大。根系生长活动高峰出现的迟早和强弱通常都在各期枝梢的生长高峰之后显示出来。这是由于枝梢的生长情况及光合作用的差异对根系的发育有很大关系,而当年结果的多少又与新梢的新根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凡当年结果多的树,其新梢和新根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凡当年结果多的树,只有待果实采收后,新根的生长才有所回升。因此,适当控制结果量可以减轻树体在养分方面的负担,促进枝梢的生长发育,进而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生产实践表明,通过修剪、肥水管理可以使枝梢、花果和根系三者均衡生长发育,这是形成连年丰产稳产的基础。 其次,根系生长发育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温和水分方面。据观察,土壤温度在5.5-10℃时根系活动很弱,随土温的升高,根系活动加快,当土温在23-28℃时,根系生长发育最快,当土温升至29-30℃时,根系生长缓慢,当土温高达33-34℃时,根系则表现出休眠状态,停止生长。在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时,根系生长较快,反之,根系生长较慢,甚至停止。因此,早期保持果园土壤水分是龙眼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用经常耕翻的办法来改善和调节土壤的水、温、气、肥的关系,以促进根系生长,打好丰产稳产的基础。 (二)枝梢的生长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