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德沐农业文库共享网 (下载更清晰,上传赚农币,请收藏本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文章 > 《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考题及答案
《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考题及答案
编辑:吕炜 类别:农业书籍 浏览量:7 发布日期:2025-07-01

《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考题及答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害虫生物防治.jpg

简介:本书系统阐述害虫生物防治的核心原理,涵盖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性信息素调控等关键技术,为农林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与实践指南。

详细介绍:本书分为二十二章。第一至三章阐述害虫生物防治的概念、原则、生态学基础与植物-害虫-天敌互作的最新研究进展。第四至八章阐述如何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分别介绍了增加害虫天敌防治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繁殖和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繁殖释放与保护利用、食虫蛛形动物的繁殖释放与保护利用,以及食虫脊椎动物保护和利用的原理和方法;第九至十章阐述从国外引进天敌防治害虫和国内天敌移殖与助迁的原理和方法。第十一至十二章阐述利用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和转基因抗虫作物防治害虫的原理和方法。第十三至十八章阐述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微孢子虫)和杀虫抗生素防治害虫的原理和方法。第十九至二十一章阐述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害虫和害虫遗传防治的原理和技术。第二十二章阐述害虫综合治理的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害虫综合治理的广东经验。

 答题赢农币.png

单选题

1、害虫生物防治的核心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 )

A. 增加自然界害虫天敌数量

B. 改变本地昆虫种群结构

C. 使用化学农药压低害虫种群密度

D. 保护天敌栖息环境

2、世界害虫生物防治 “化学农药共存时期” 对应的时间是( )

A. 1888~1939 年

B. 1939~1962 年

C. 1962~1992 年

D. 1992 年至今

3、以下那种害虫属于咀嚼式口器?( )

A.螨虫

B.蝗虫

C.蚊子

D.蚜虫

4、害虫的生物防治主要利用以下哪种生物?( )

A.噬菌体

B.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

C.植物

D.细菌

5、生物防治的主要缺点是?(A)

A. 见效缓慢,存在滞后期

B. 对环境污染严重

C. 成本显著高于化学防治

D. 仅对单一害虫有效

6、以下哪项属于农业防治的特点?( )

A. 利用农艺措施改变环境控害

B. 依赖化学药剂快速灭虫

C. 需额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D. 防治效果具有速效性

7、从哪一年起,中国害虫生物防治正式进入 “生态化防治时期” ?( )

A. 2006 年

B. 2017 年

C. 1978 年

D. 1992 年

8、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害虫天敌?( )

A. 寄生性天敌昆虫

B. 食虫脊椎动物

C. 植食性昆虫

D. 昆虫病原微生物

9、化学防治的弊端不包括以下哪项?( )

A. 导致害虫抗药性

B. 污染环境与农药残留

C. 杀伤害虫天敌

D. 作用存在滞后期

10、以下哪项属于 “改变本地昆虫种群结构” 的措施?(B)

A. 保护田间自然天敌

B. 从国外引进天敌

C. 创造天敌繁殖环境

D. 人工繁殖释放本地有分布的赤眼蜂

11、“招引啄木鸟” 防治的主要害虫是?( )

A. 树干内的天牛幼虫

B. 叶面害虫

C. 土壤害虫

D. 仓库害虫

12、害虫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中,“可持续控制时期” 始于哪一年?(B)

A. 1962 年

B. 1992 年

C. 2006 年

D. 2017 年

13、种群的 “环境负荷量(K 值)” 指的是?( )

A. 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最大增长率

B. 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C. 种群内禀增长率的倒数

D. 种群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差值

14、以下哪种分布型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C)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集群分布

D. 线性分布

15、以下哪项属于种群 “密度制约因素”?( )

A. 温度骤变

B. 食物资源竞争

C. 极端降水

D. 火山爆发

16、“种库” 指的是?(A)

A. 非作物生境中为作物生境提供移居者的节肢动物集合

B. 人工繁殖天敌的冷藏仓库

C. 农田中害虫的越冬场所

D. 实验室保存的物种基因库

17、群落重建的影响因子不包括以下哪项?( )

A. 种库资源

B. 农事活动

C. 环境因素

D. 作物品种的光合作用效率

18、以下哪种存活曲线类型表示生物早期死亡率极高?( )


A. 类型 Ⅰ

B. 类型 Ⅱ

C. 类型 Ⅲ

D. 所有类型均有此特征

19、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中,“功能反应” (functional response)指的是?( )

A. 捕食者捕食率随猎物密度变化的反应

B. 植物受虫害诱导产生的防御物质

C. 寄生蜂毒液对寄主免疫的抑制

D. 种群数量随季节变化的波动

20、以下那个选项,是植物 “组成性防御” 的例子?(B)

A. 虫害诱导产生的挥发性物质

B. 叶片表面的蜡质层

C. 被啃食后合成的蛋白酶抑制剂

D. 受刺激后释放的茉莉酸

21、以下哪项属于 “诱导性间接防御”?( )

A. 植物产生毒素杀死害虫

B. 释放挥发性物质吸引天敌

C. 叶片变厚阻碍害虫取食

D. 合成营养物质促进天敌发育

22、植物对害虫防御的 “信号分子” 不包括以下哪项?( )

A. 茉莉酸(JA)

B. 水杨酸(SA)

C. 乙烯(ET)

D. 叶绿素a

23、“生态功能分子” 的核心作用是?( )

A. 调节种内和种间相互作用

B. 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C. 增强土壤肥力

D. 抑制微生物活动

24、以下哪种物质属于 “组成性化学防御物质”?( )

A. 虫害诱导产生的萜类

B. 植物体内的生物碱

C. 受伤后释放的谷氨酸

D. 受刺激合成的蛋白酶抑制剂

25、寄生蜂 “畸形细胞” 的主要功能是?( )

A. 抑制寄主免疫并提供营养

B. 调控寄主发育变态

C. 合成毒液蛋白

D. 储存能量物质

26、植物 - 害虫 - 天敌互作的 “推 - 拉策略” 中,“拉” 指的是?(C)

A. 释放驱避剂驱赶害虫

B. 利用诱饵吸引害虫

C. 吸引天敌控制害虫

D. 调节作物生长周期

27、以下哪项属于 “直接保护天敌” 的措施?( )

A. 田间设置 “人造蜂房” 招引野蜂

B. 种植蜜源植物提供天敌食料

C. 合理轮作改善农田生态

D. 释放人工繁殖的赤眼蜂

28、保护稻田蜘蛛的关键措施不包括?( )

A. 冬季保留杂草提供越冬场所

B. 春耕期转移蜘蛛卵袋至早稻田

C. 施用广谱杀虫剂清除害虫

D. 田埂开设保护坑防止积水

29、人工繁殖天敌时,“转换寄主” 需满足的条件不包括?( )

A. 与目标害虫生态位相似

B. 易于规模化饲养

C. 对天敌无不良影响

D. 必须为鳞翅目昆虫

30、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时,蜂卡质量分级标准中 “一等蜂卡” 的寄生率需达到?( )

A. ≥85%

B. ≥75%

C. ≥65%

D. ≥55%

31、草蛉幼虫的最佳天然饲料是?(A)

A. 蚜虫和仓库害虫卵

B. 植物叶片和花粉

C. 真菌孢子和细菌

D. 土壤有机质

32、释放草蛉卵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

A. 挂卵法

B. 撒放法

C. 喷施法

D. 土壤深施法

33、“拟寄生物” 与 “寄生物” 的本质区别是?(A)

A. 拟寄生物最终杀死寄主,寄生物不杀死寄主

B. 拟寄生物仅寄生卵期,寄生物寄生全虫态

C. 拟寄生物为昆虫,寄生物为微生物

D. 两者无本质区别

34、以下哪项属于 “跨期寄生”?( )

A. 赤眼蜂寄生害虫卵

B. 茧蜂寄生害虫幼虫至蛹期

C. 寄生蝇寄生害虫成虫

D. 瓢虫捕食蚜虫

35、赤眼蜂孤雌生殖现象的关键因素是?(A)

A. 共生细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 感染

B. 寄主卵大小

C. 饲养温度

D. 光照时长

36、平腹小蜂控制发育的关键虫态是?( )

A. 预蛹期

B. 卵期

C. 成虫期

D. 幼虫期

37、平腹小蜂释放时,防止蚂蚁侵袭的措施是?(D)

A. 蜂卡悬挂于离地面 50cm 以上

B. 地面喷洒蚂蚁驱避剂

C. 蜂卡包裹防虫网

D. 所有选项均正确

38、以下哪项属于 “重寄生”?( )

A. 赤眼蜂寄生稻飞虱卵

B. 茧蜂寄生已被赤眼蜂寄生的卵

C. 瓢虫捕食被寄生的蚜虫

D. 草蛉幼虫捕食蛾类幼虫

39、以下哪项属于鞘翅目捕食性天敌?(C)

A. 胡蜂和蚂蚁

B. 草蛉和食蚜蝇

C. 瓢虫和步甲

D. 螳螂和蜻蜓

40、草蛉幼虫的俗称是?( )

A. “蚜狮”

B. “虫蝗”

C. “蜂虎”

D. “蚁后”

41、草蛉人工饲料中 “猪肝粉饲料” 的主要成分是?( )

A. 猪肝粉、蔗糖、食用油

B. 猪肝粉、啤酒酵母、蜂蜜

C. 猪肝粉、淀粉、无机盐

D. 猪肝粉、纤维素、维生素

42、田间释放草蛉卵的最佳时期是?( )

A. 害虫卵盛期前

B. 害虫成虫盛期

C. 作物收获期

D. 冬季休眠期

43、以下哪项不属于捕食性天敌的保护利用措施?(C)

A. 种植蜜源植物提供补充营养

B. 保留田间杂草作为庇护所

C. 施用广谱杀虫剂清除害虫

D. 减少耕作干扰维持生境稳定

44、农田蜘蛛的主要捕食对象是?( )

A. 鳞翅目幼虫及卵

B. 高等植物叶片

C. 土壤有机质

D. 真菌孢子

45、以下哪项属于 “捕食螨” 的典型特征?(B)

A. 体微小,多寄生于昆虫体内

B. 成螨和幼螨均捕食害螨

C. 仅成虫期捕食,幼虫期植食性

D. 与蜘蛛同属蛛形纲,形态相似

46、稻田蜘蛛的保护措施中,“移殖卵袋” 的最佳时期是?(A)

A. 春耕春插期

B. 夏季高温期

C. 秋收期

D. 冬季休眠期

47、捕食螨规模化繁殖的常用中间寄主是?( )

A. 蚊子幼虫

B. 蚜虫和粉虱

C. 叶螨和蓟马

D. 蚯蚓

48、蜘蛛 “种库” 保护的核心措施是?( )

A. 深耕土壤破坏越冬场所

B. 定期喷施杀虫剂清除害虫

C. 保留田埂杂草和非作物生境

D. 单一作物规模化种植

49、捕食螨释放的最佳虫态是?(B)

A. 卵期

B. 成螨和若螨

C. 蛹期

D. 幼螨期

50、以下哪种蜘蛛属于稻田优势种?(A)

A. 拟水狼蛛和拟环纹豹蛛

B. 捕鸟蛛和狼蛛

C. 跳蛛和幽灵蛛

D. 园蛛和络新妇

51、捕食螨与化学农药的协同使用原则是?( )

A. 释放前 7 天停用广谱杀虫剂

B. 释放后立即喷施杀虫剂

C. 混用杀螨剂增强效果

D. 无特殊要求

52、以下哪项属于食虫鸟类的典型代表?(D)

A. 猫头鹰和秃鹫

B. 鸵鸟和企鹅

C. 鸭子和天鹅

D. 大山雀和啄木鸟

53、食虫两栖动物的主要捕食对象是?( )

A. 农田昆虫及幼虫

B. 鱼类和蝌蚪

C. 植物种子

D. 小型哺乳动物

54、保护食虫鸟类的核心措施是?(D)

A. 修剪树枝破坏鸟巢

B. 喷洒驱鸟剂防止啄食果实

C. 大规模投喂人工饲料

D. 悬挂人工巢箱和保留栖息树木

55、食虫鱼类(如食蚊鱼)的主要应用场景是?( )

A. 水稻田防治蚊子幼虫

B. 鱼塘防治鱼类寄生虫

C. 河流治理水草

D. 水库控制藻类

56、两栖动物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B)

A. 天敌捕食增加

B. 化学农药污染和栖息地破坏

C. 气候变化导致冬眠期缩短

D. 食物资源过剩

57、稻田养鸭的最佳时期是?( )

A. 水稻分蘖期至抽穗前

B. 播种期

C. 收获期

D. 冬季休耕期

58、食虫脊椎动物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协调策略是?(A)

A. 减少农药使用,保留生态缓冲带

B. 扩大单一作物种植面积

C. 定期捕杀 “害鸟”

D. 填埋湿地扩大耕地

59、国外天敌引进的核心目的是?( )

A. 替代化学农药

B. 增加生物多样性观赏性

C. 补充本地天敌多样性,控制入侵害虫

D. 研究进化关系

60、“澳洲瓢虫” 引进防治的经典案例是?(A)

A. 柑橘吹绵蚧

B. 棉铃虫

C. 稻飞虱

D. 蚜虫

61、天敌引进的 “风险评估” 不包括以下哪项?( )

A. 引进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B. 目标害虫的敏感性

C. 引进种的繁殖力

D. 天敌的市场价值

62、“检疫隔离” 在天敌引进中的主要作用是?(B)

A. 促进天敌适应本地环境

B. 防止外来物种携带病虫害

C. 提高繁殖效率

D. 降低运输成本

63、天敌引进的 “适应性测试” 阶段评估?( )

A. 天敌的市场价格

B. 天敌在本地气候下的存活繁殖能力

C. 天敌的运输方式

D. 天敌的外观特征

64、国外天敌引进的主要风险是?(C)

A. 成本过高

B. 防治效果不佳

C. 引进种成为新的入侵物种

D. 技术难度大

65、“蒙眼试验” 在天敌引进中的目的是?( )

A. 测试天敌的寄主定位能力

B. 评估天敌的视觉功能

C. 研究天敌的行为习惯

D. 无实际意义

66、国内天敌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不包括?(C)

A. 目标害虫的分布范围

B. 天敌与害虫的生态适应性

C. 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D. 移殖后的生境保护

67、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是?( )

A. 人工合成化合物

B.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C. 微生物发酵产物

D. 动物毒素提取

68、下列不属于植物源杀虫物质的是?(C)

A. 生物碱(如尼古丁)

B. 萜类化合物(如除虫菊酯)

C. 合成拟除虫菊酯

D. 黄酮类(如槲皮素)

69、下列属于植物源杀虫物质的是?( )

A. 苏云金芽孢杆菌

B. 鱼藤酮

C. 吡虫啉

D. 阿维菌素

70、下列植物中富含杀虫活性物质的是?(B)

A. 棉花

B. 烟草

C. 水稻

D. 小麦

71、植物源杀虫物质的开发利用前景不包括?( )

A. 环境友好型农药

B. 与化学农药混用

C. 抗药性害虫治理

D. 彻底替代天敌防治

72、植物源物质的作用机理不包括?(B)

A. 触杀作用

B. 基因沉默

C. 熏蒸作用

D. 内吸传导

73、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核心技术是?( )

A. 基因编辑(如 CRISPR)

B. 杂交育种

C. 外源抗虫基因导入

D. 诱变育种

74、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环境安全评价不包括?(D)

A. 基因漂移风险

B. 非靶标昆虫影响

C. 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

D. 作物口感改变

75、下列属于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是?( )

A. 抗虫棉(转 Bt 基因)

B. 杂交水稻

C. 太空椒

D. 普通小麦

76、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操作技术步骤不包括?(C)

A. 基因克隆

B. 载体构建

C. 田间释放天敌

D. 植株再生

77、下列关于转基因抗虫作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仅适用于禾本科作物

B. 可完全替代化学农药

C. 需与综合防治措施结合

D. 对所有害虫有效

78、抗虫基因导入的常用方法是?(D)

A. 农杆菌介导法

B. 花粉管通道法

C. 基因枪法

D. 以上都是

79、下列属于昆虫病原真菌的是?( )

A. 苏云金芽孢杆菌

B.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C. 核多角体病毒

D. 斯氏线虫

80、昆虫病原真菌的感染途径是?(C)

A. 口服摄入

B. 呼吸道吸入

C. 体壁穿透

D. 伤口感染

81、昆虫病原真菌的作用特点是?( )

A. 环境适应性差,需高湿条件

B. 速效性强,24 小时内致死

C. 对哺乳动物有毒性

D. 可长期在环境中存活

82、下列属于昆虫病原真菌的是?(A)

A. 绿僵菌(Metarhizium spp.)

B. 枯草芽孢杆菌

C. 短稳杆菌

D. 阿维菌素

83、真菌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是?( )

A. 破坏害虫神经系统

B. 引起害虫败血症

C. 消耗害虫体内营养

D. 以上都是

84、真菌孢子的萌发条件不包括?(C)

A. 适宜温度(20-30℃)

B. 高湿度(RH≥85%)

C. 充足光照

D. 合适 pH

85、昆虫病原细菌的感染途径是?( )

A. 体壁穿透

B. 口服摄入

C. 呼吸道吸入

D. 伤口感染

86、昆虫病原线虫的储存方法为?( )
A. 高温干燥
B. 低温高湿
C. 吸附物质保存
D. 真空冷冻

87、昆虫病原线虫对昆虫的侵染途径不包括以下哪种?(D)
A. 口器
B. 肛门
C. 气孔
D. 触角

88、昆虫病原线虫与共生细菌的关系是?( )
A. 寄生
B. 竞争
C. 互惠互利
D. 偏利共生

89、昆虫病原线虫杀虫机理不包括以下哪种?(C)
A. 破坏血淋巴
B. 产生毒素
C. 抑制蜕皮
D. 引发败血症

90、多杀菌素的杀虫机理是?( )
A.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B. 谷氨酸受体
C. 钠离子通道
D. 氯离子通道

91、杀虫抗生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是?(B)
A. 化学合成
B. 发酵生产
C. 植物提取
D. 动物提取
92、昆虫性信息素的分泌腺部位是?( )
A. 触角
B. 腹部末端
C. 翅上
D. 以上都对

93、昆虫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是?(B)
A. 蛋白质
B.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C. 碳水化合物
D. 脂类

94、第一个被鉴定的昆虫性信息素是?( )
A. 蚕蛾醇
B. 性诱酮
C. 保幼激素
D. 蜕皮激素
95、昆虫性信息素的接收器官主要是?( )
A. 触角
B. 口器
C. 足
D. 眼

96、蜕皮激素类似物的中毒症状不包括以下哪种?( )
A. 早熟蜕皮
B. 蜕皮不完全
C. 表皮硬化受阻
D. 食欲亢进

97、除虫脲、灭幼脲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 )?
A. 保幼激素合成
B. 蜕皮激素受体结合
C. 几丁质沉积
D. 神经递质释放

98、害虫遗传防治(GPM)的核心是?( )
A. 利用化学农药杀灭害虫
B. 将特定性状引入野生种群
C.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
D. 改变作物品种抗性

99、不育昆虫技术(SIT)的关键步骤是?(A)
A. 辐射处理使昆虫不育
B. 基因编辑改变性别比例
C. 释放病毒感染害虫
D. 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害虫

100、下列属于雌性致死系统(FKS)原理的是?(A)
A. 染色体移位导致雌性死亡
B. 抑制雄性精子发育
C. 干扰雌性产卵行为
D. 破坏雌性消化系统

101、下列属于害虫遗传防治技术的是?( )
A. 苏云金杆菌施用
B. 转基因抗虫作物
C. 性信息素诱捕
D. 化学农药喷雾

102、不育昆虫技术(SIT)技术实施的关键条件不包括以下哪个?(C)
A. 昆虫可大规模饲养
B. 不育雄虫交配能力强
C. 雌虫多次交配
D. 野外种群密度较低

103、害虫遗传防治与化学防治的主要区别是?( )
A. 靶向性更强,对环境友好
B. 作用速度更快
C. 成本更低
D. 操作更简单

104、害虫综合治理(IPM)的核心思想是?( )
A. 彻底消灭害虫
B. 协调多种措施控制害虫在经济阈值内
C. 依赖化学农药
D. 仅使用生物防治

105、高新技术对害虫综合治理(IPM)的支持不包括?(D)
A. 转基因抗虫作物
B. 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
C. 遥感监测害虫
D. 高毒农药研发
106、在我国,实施害虫综合治理(IPM)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
A. 技术成本高
B. 对害虫防治策略和技术的片面认识
C. 政策支持不足
D. 天敌数量少
107、下列属于实施害虫综合治理(IPM)技术措施的是?(C)
A. 单一使用杀虫剂
B. 定期全面施药
C. 协调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
D. 依赖单一抗虫品种

108、实施害虫综合治理(IPM)的社会效益不包括?( )
A. 提高农产品质量
B. 减少农药中毒事件
C. 增加农民收入
D. 快速消灭害虫

109、害虫综合治理(IPM)中 “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指?(A)
A. 害虫造成损失但不影响经济收益的阈值
B. 害虫完全不造成损失的水平
C. 化学防治的最低成本阈值
D. 生物防治的最佳效果阈值

110、害虫综合治理(IPM)的长期效益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
A. 农田生态系统稳定
B. 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
C. 害虫抗性快速产生
D. 农产品质量提升
111、白僵菌防治的主要害虫是?(B)

A. 蚜虫

B. 鳞翅目幼虫(如玉米螟)

C. 稻飞虱

D. 地下害虫

112、白僵菌制剂的生产方法不包括?(C)

A. 固体发酵

B. 液体深层发酵

C. 基因工程改造

D. 分生孢子制备

113、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哪种?( )

A.毒杀、忌避和拒食

B.生长发育抑制

C.不育

D.以上全部

114、稻田养鸭防治害虫的核心原理是?(A)

A. 鸭子啄食害虫及卵

B. 鸭粪肥田促进天敌繁殖

C. 鸭子踩踏破坏害虫生境

D. 鸭鸣驱避害虫

115、蜘蛛群落重建的关键影响因子是?(B)

A. 土壤 pH 值

B. 农事活动干扰强度

C. 作物根系深度

D. 田间光照时长

116、“拟长毛钝绥螨” 的主要应用场景是?(C)

A. 仓库防治甲虫

B. 稻田防治稻飞虱

C. 果园防治叶螨

D. 森林防治天牛

117、中华通草蛉成虫的食性特点是?( )

A. 喜食鳞翅目虫卵和初孵幼虫

B. 专食蚜虫

C. 以植物汁液为食

D. 捕食其他天敌昆虫

118、赤眼蜂个体发育中,蛹期的主要变化是?(D)

A. 发育成完整的神经系统

B. 简单生殖囊发育成为成虫生殖腺

C. 消化、循环和排泄系统得到完善

D. 以上皆是

119、群落内种群间 “竞争排斥原理” 的核心观点是?( )

A. 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无法共存

B.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C. 寄生蜂可调控寄主种群密度

D.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正相关

120、生命表中 “关键因子分析” 的目的是?(B)

A. 确定种群内禀增长率

B. 识别影响种群动态的主要死亡因素

C. 计算环境阻力系数

D. 分析种群年龄结构

121、“绿叶挥发物(GLV)” 的主要作用是?( )

A. 吸引传粉昆虫

B. 调控植物间信号传递

C. 抑制天敌活动

D. 促进根系生长

122、寄生蜂调控寄主免疫的 “PDV” 指的是?( )

A. 多分 DNA 病毒

B. 毒液蛋白复合体

C. 畸形细胞分泌因子

D. 卵巢蛋白复合物

多选题:

1、害虫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包括?( )

A. 利用天敌昆虫

B. 施用化学农药

C. 引入转基因抗虫作物

D. 采用农业耕作措施

2、以下哪些属于生物防治的优点?( )

A. 对人畜安全

B. 长期抑制害虫发生

C. 成本显著低于化学防治

D. 避免环境污染

3、世界害虫生物防治发展史可分为哪些阶段?(ABC)

A. 早期生物防治时代

B. 中期生物防治时代

C. 工业化时期生物防治时代

D. 信息化防治时代

4、以下哪些属于物理机械防治的手段?( )

A. 种植抗虫作物品种

B. 人工捕捉害虫

C. 施用昆虫生长调节剂

D. 利用害虫趋光性诱杀

5、害虫综合治理(IPM)的核心原则包括?(ABD)

A. 从农田生态系统总体出发

B. 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

C. 单一依赖化学防治

D. 协调使用多种防治方法

6、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生物防治依赖自然天敌

B. 化学防治见效更快

C. 生物防治对环境更友好

D. 化学防治成本更低

7、中国古代害虫生物防治的记载包括?( )

A. 《诗经》记载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B. 《南方草木状》记载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

C. 唐代《岭表录异》记载蚁类应用

D. 宋代《梦溪笔谈》记载养鸭治蝗

8、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ABC)

A. 数量特征

B. 空间分布特征

C. 遗传特征

D. 行为特征

9、以下哪些属于种群增长的 “密度制约因素”?(ABD)

A. 种内竞争

B. 天敌捕食

C. 极端温度事件

D. 食物资源限制

10、群落内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 )

A. 竞争

B. 捕食

C. 寄生

D. 互利共生

11、食物链的主要类型包括?(ABC)

A. 捕食食物链

B. 碎屑食物链

C. 寄生食物链

D. 人工食物链

12、影响群落重建的因子包括?( )

A. 种库资源

B. 农事活动

C. 作物根系深度

D. 环境因素

13、种群动态的形式包括?(ABCD)

A. 不规则波动

B. 周期性波动

C. 种群暴发

D. 持续衰退

14、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指标包括?( )

A. 生态位宽度

B. 物种均匀度

C. 物种丰富度

D. 营养级数量

15、天敌群落重建的调控措施包括?(BCD)

A. 增加作物单一化种植面积

B. 优化农田植被结构

C.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D. 保护种库中的天敌

16、植物防御害虫的方式包括?( )

A. 物理结构防御(如蜡质层)

B. 组成性化学防御(如生物碱)

C. 诱导性防御(如 JA 信号通路)

D. 共生微生物调控

17、虫害诱导的植物化学防御步骤包括?(ABCD)

A. 识别 HAMP/DAMP 信号

B. 激活 MAPK 级联反应

C. 调控激素信号通路

D. 合成次生代谢产物

18、植物挥发物的生态功能包括?( )

A. 吸引害虫天敌

B. 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C. 抑制害虫取食行为

D. 传递虫害信号至邻近植物

19、植物 “诱导性直接防御” 的物质包括?( )

A. 萜类化合物

B. 酚类化合物

C. 蛋白酶抑制剂

D. 叶绿素降解产物

20、保护害虫的鸟类天敌,有效方法有?(ABD)

A. 果园悬挂人工巢箱

B. 禁止砍伐栖息树木

C. 喷洒驱鸟剂防止啄食果实

D. 保留田间昆虫丰富度

21、草蛉人工饲料的成分包括?( )

A. 啤酒酵母粉

B. 蔗糖和蜂蜜

C. 生鸡蛋

D. 化学合成防腐剂

22、平腹小蜂的田间释放适期取决于?(ABC)

A. 荔枝蝽产卵期

B. 平腹小蜂发育进度

C. 气象条件

D. 作物开花期

23、保护稻田缨小蜂的措施包括?( )

A. 田埂种植大豆提供蜜源

B. 保留周边禾本科杂草

C. 定期灌溉保持高湿度

D. 避免使用广谱杀虫剂

24、农田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的主要类群包括?( )

A. 姬蜂科和茧蜂科

B. 赤眼蜂科和小蜂科

C. 蚜茧蜂科和跳小蜂科

D. 瓢虫科和步甲科

25、捕食性天敌与寄生性天敌的主要区别在于?(ABD)

A. 捕食性天敌取食多猎物个体,寄生性天敌仅寄生 1 个寄主

B. 捕食性天敌成虫幼虫均捕食,寄生性天敌仅幼虫寄生

C. 捕食性天敌体型更大

D. 寄生性天敌专一性更强

26、食虫蛛形动物的主要类群包括?( )

A. 蜘蛛目

B. 蜱螨目(捕食螨)

C. 蝎目

D. 伪蝎目

27、捕食螨的繁殖方法包括?(BCD)

A. 水培法繁殖

B. 人工饲料饲养

C. 利用替代猎物(如花粉)

D. 利用叶螨作为天然猎物

28、捕食螨的应用场景包括?( )

A. 果园防治叶螨

B. 蔬菜大棚防治蓟马

C. 茶园防治害螨

D. 粮仓防治甲虫

29、保护农田蜘蛛的生态意义包括?(ACD)

A.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B. 促进作物生长

C. 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

D.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30、食虫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包括?( )

A. 鸟类

B. 两栖动物

C. 鱼类

D. 爬行动物(部分种类)

31、“生物防治鸟类” 的选择标准包括?(ABC)

A. 食性专一,喜食目标害虫

B. 繁殖力强,易于招引

C. 对人类活动适应性强

D. 体型庞大,捕食效率高

32、两栖动物与害虫防治的关系包括?( )

A. 与害虫无直接关系

B. 皮肤分泌物抑制害虫繁殖

C. 蝌蚪捕食水生昆虫

D. 成蛙捕食地面害虫

33、国外天敌引进的主要步骤包括?( )

A. 目标害虫调研与天敌筛选

B. 风险评估与检疫审批

C. 适应性测试与繁殖扩繁

D. 田间释放与效果评估

34、“生物防治安全协议” 的核心原则包括?(ABD)

A. 优先选择专性天敌

B. 评估生态风险

C. 禁止所有外来物种引进

D. 建立长期监测机制

35、天敌助迁的技术要点包括?( )

A. 选择害虫发生初期助迁

B. 确保助迁路线无农药污染

C. 优先助迁成虫阶段

D. 助迁后定期补充食物

36、下列属于国内天敌助迁案例的有?(ACD)

A. 春季将麦田瓢虫助迁到棉田

B. 冬季引进国外瓢虫定居

C. 秋季助迁稻田蜘蛛到菜地

D. 夏季将果园天敌助迁到林地

37、以下哪些是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 )

A. 咖啡因(生物碱)

B. 薄荷醇(萜类化合物)

C. 单宁(酚类)

D. Bt 毒素(蛋白质)

38、植物源物质的作用机理包括?(ABCD)

A. 破坏害虫细胞膜

B.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C. 干扰昆虫激素平衡

D. 阻断害虫呼吸链

39、昆虫病原真菌的田间应用注意事项包括?( )

A. 选择高湿季节施药

B. 避免与碱性农药混用

C. 优先防治低龄幼虫

D. 与化学农药间隔施用

40、开发植物源杀虫剂的挑战包括?( )

A. 活性成分含量低

B. 作用靶点不明确

C. 环境稳定性差

D. 对天敌毒性高

41、影响真菌杀虫效果的因素包括?(ABCD)

A. 环境湿度

B. 温度

C. 害虫龄期

D. 紫外线照射

42、真菌杀虫剂的生产技术包括?( )

A. 固体发酵(如麦粒培养基)

B. 液体发酵(生物反应器)

C. 分生孢子纯化与制剂加工

D. 基因工程改造提高毒力

43、微孢子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优势包括以下哪些?(ACD)
A. 专一性强
B. 速效性好
C. 可持续控制
D. 环境友好

44、性信息素与其他防治技术的协同应用包括以下哪些?( )
A. 与化学农药混用
B. 与生物防治结合
C. 与农业防治结合
D. 与辐射不育技术结合

45、遗传防治技术的优势包括以下?(ACD)
A. 长期有效性
B. 广谱适用性
C. 环境安全性
D. 减少农药使用

46遗传防治与传统防治的区别在于以下哪几点?( )
A. 作用于种群基因
B. 效果更持久
C. 成本更低
D. 专一性更强

47、微孢子虫的生产步骤包括以下哪些?(ABCD)
A. 宿主饲养
B. 孢子接种
C. 孢子收集
D. 纯化加工

48、微孢子虫的传播方式包括以下哪些?( )
A. 经口感染
B. 经卵传染
C. 寄生蜂传播
D. 土壤传播

49、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包括以下哪些?(ACD)
A. 苯甲酰脲类
B. 有机氯类
C. 三嗪胺类
D. 噻二嗪类

50、杀虫抗生素的应用优势包括以下哪些?( )
A. 环境友好
B. 易诱导抗性
C. 对非靶标安全
D. 生产成本低

51、 害虫综合治理(IPM) 的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哪些?( )
A. 仅注重经济效益
B. 追求害虫零密度
C. 多战术协调,利用自然调控
D. 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52、害虫综合治理(IPM) 的经济效益包括以下哪些?( )
A. 减少农药成本
B.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绿色食品)
C. 增加施药用工需求
D. 降低病虫害损失


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德德沐农业”的立场或观点。出于为网友提供更多资讯为目的,本网站所发布的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及图片内容若涉及到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德德沐农业”取得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联系方式:发送邮箱到dedemu@139.com邮箱或与网站客服联系。

相关推荐

悬赏问答

标题:

类别:

问题描述:

图片上传:

选择图片

悬赏农币数: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